夏秋交替季节的田铺大塆。
2024年,接待游客1398.27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.0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.5%、1.3%……日前,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。
近年来,新县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,坚持“文化铸魂、生态筑基、体育搭台、研学增量、康养为本”的融合发展理念,将各行各业与文化旅游整合、打包,结合多种文旅业态整体推进、大力营销,开辟多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新赛道。
“文旅融合”铸灵魂。2022年以来,新县投入1300余万元建成5所高标准城市书房,这些书房已成为新型文旅打卡地。持续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,与乡村建设、乡村运营相结合,组建完成103家乡村文化合作社,组织开展各类非遗文化活动900多场次,惠及群众和游客70余万人次。常态化开展“闪闪红星”小小讲解员进景区、“文艺协会进景区”等特色文化活动600余场次,新县成功入选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示范县。
“农旅融合”显底色。新县依托生态资源打造银杏、板栗、蜂蜜等主题文化公园。建成3家油茶公园、2家油茶博物馆,打造3条茶旅游专线,建成茶景观小品23个,茶生态廊道26公里,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、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6个、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、休闲观光园区21处。
“体旅融合”激活力。新县建成总长500公里的大别山(新县)国家登山健身步道,推出水上乐园、玻璃栈道、网红桥、灯光秀等特色体验20处,成功举办“鄂豫皖苏区体育协作区篮球赛”、2024中国山地速降联赛等大型赛事,“红旗飘扬”马拉松获评国家A级赛事,新县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。
“研旅融合”彰特色。新县推出“大别红营”公共研学品牌,目标定位中部地区规模最大、服务最佳、效果最好的研学旅行目的地。全县发展红培机构29家,打造现场教学点40余处、研学基地(营地)26处,完善大别山露营公园三期,年均培训学员80万人次,大别山红色教育游区域品牌价值达40亿元。
“康旅融合”拓业态。瞄准“两茶一药”(茶叶、茶油、中药材)等特色资源,新县大力推动康养村农特产品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培育“大塆印象”“汉潢八品”“六味陈香”文创产品60多种;推出“三最”康养露营品牌,建成占地970亩的大别山露营公园;露营行业界“最包容”的露营地,被誉为“中原小伊犁”之称的郭家河湿地露营公园实行对外免费开放,现成为鄂豫皖周边绿色生态露营休闲游的热门目的地。
据了解,下一步,新县将按照已制定的《2025年新县文化广电旅游工作要点》中关于促进文化繁荣振兴、全域旅游提质增效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、深入开展品牌创建、守牢文旅市场安全防线、大力开展宣传营销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7大项38条具体措施,稳步推进各项工作,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出圈出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