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,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泼陂河镇农田墒情快速下降,部分田块出现土壤龟裂、作物萎蔫现象,秋粮生产面临严峻挑战。面对旱情“大考”,光山县泼陂河镇党委政府坚持“早研判、快行动、保民生”原则,统筹人力物力构建“蓄、引、调、节”抗旱体系,全力打通农田灌溉“生命线”,为秋粮稳产丰收夯实基础。
蓄引结合扩水源,织密抗旱“保障网”。聚焦“蓄住天上水、留住地表水”,组织人员对镇域内塘堰坝库开展拉网式排查,采取“一库一策”实施扩容清淤工程,累计加固塘坝40余处,疏通河道阻点23处,抢修灌溉渠道10公里,打通农田灌溉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将泼河水库水源引入旱情严重的黄大塘、罗洼等6个村,日均补水1.8万立方米,覆盖农田1.5万亩,实现“远水解近渴”。
科技护航提效率,打造节水“新样板”。推广“智慧抗旱”模式,新建提灌站2座,利用无人机巡查精准定位旱情高发区域。在蔡围孜、杨榜、赵畈、雀村等连片农田铺设智能滴灌带,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调控灌溉时长,节水效率提升50%以上。组建“农技专家 田秀才”服务队,开展高温病虫害防治、叶面肥喷施等技术指导200人次,帮助农户科学应对“热害”叠加风险。
联动攻坚聚合力,筑牢民生“压舱石”。建立“镇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组、党员包户”三级责任链,发动群众参与抗旱保苗行动,累计投入劳力1200余人次、农机具200余台套。协调电力部门为抽水机埠安装专用变压器,落实农业保险快速理赔机制。目前全镇90%以上受旱作物旱情得到缓解,水稻、油菜等主要秋粮作物墒情明显改善,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。